发布日期:2025-02-01 12:10 点击次数:52
在各地抢滩低空经济新赛道的同时股票实盘配资公司,上海也在加码打造“天空之城”。
12月26日举行的2024未来空间&高端制造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戎之勤表示,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将进一步支持临港新片区,依托发达区位和制度(政策)优势,撬动产业链关键环节,提升市场运作的核心能力,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建立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发展壮大的临港模式,实现产业链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有数据显示,随着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在上海上空首飞成功,全球航空航天产业链、供应链及优秀人才汇聚上海。目前,上海已集聚了全国70%民用航空体系专业人才、50%eVTOL创新企业。同时,在产业生态中,低空经济也正与AI、数字经济、智能终端等产业融合。
竞逐低空经济
今年以来,上海发力低空经济的动作频频。
12月20日,上海低空经济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9亿元,股东包括上海机场集团、上海机场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东虹桥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及上海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六大国企。
今年8月印发的《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下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上海市将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发设计、总装制造、适航检测、商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商业应用高地和运营服务高地,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在全球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中走在前列。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建成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引领区,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空之城”。
戎之勤表示,上海发展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的一系列政策,是从顶层设计上强化了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上海产业向高端化、自主化、集聚化进程和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临港新片区已经成为上海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区,也是上海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对于临港发展低空经济,戎之勤建议,一是要突破新供给,高质量推进航空航天的新发展。进一步支持临港新片区充分发挥好大飞机整机的制造、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微小卫星的研发制造的产业链的集聚优势,着力提升全产业链关键配套供给能力。
同时,戎之勤表示,要继续突破新产业,高效推进航空航天的新应用。进一步支持临港新片区紧抓低空经济发展的机遇,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引领全国。充分发挥好滴水湖、海昌海洋公园、洋山港等低空文旅和低空物流场景优势,鼓励企业进一步挖掘卫星通讯、低空载人载物等更多的商业应用,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实现产业链更高的创新和应用。三是突破新模式,高水平开展航空航天的创新合作。
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长、中国航空学会低空经济首席专家董志毅表示,以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深海深地为代表的未来空间产业与高端制造产业都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临港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应充分发挥在产业链整合、技术创新、政策探索等方面的基础优势,促进低空经济、未来空间和高端制造链上产业共融发展,打造未来空间与高端制造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亟需创建全国统一的低空立体交通时空标准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低空经济迎来发展新机遇。
北京中瑞高科技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常金龙表示,低空经济有极强的产业融合性和辐射带动性,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目前已有29个省份将低空经济有关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不过他也表示,低空经济对场景和地域的依赖特征明显,各地发展低空经济要充分结合当地资源条件、产业配套等,科学规划、差异发展。
常金龙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在建及已经启用的低空经济领域相关的产业园区/基地共约44家,累计投资近千亿元,这些园区/基地以广东、长三角地区最多。
目前,上海已汇聚峰飞航空、沃兰特航空、时的科技、御风未来等eVTOL头部企业。
御风未来副总裁盛亮表示,低空经济目前已经形成了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四大板块、万余企业汇聚协作的局面,预计到2030年中国eVTOL全新的通用航空出行潜在市场容量将超过30万台。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表示,针对低空开放带来的机遇和国家的重大需求,要重点突破三方面,分别是安全、稳定、可靠的低空有人/无人飞行平台;低空飞行的自主避险、飞行控制与通信;低空实时遥感与监测。
国家空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北大临港科创中心低空智联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程承旗则表示,推动低空经济的规范化、智能化发展,亟需创建全国统一的低空立体交通时空标准,推动相关基础设施的应用,实现低空立体交通建设“车同轨、书同文”,为低空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程承旗建议,要加大北斗网格等国家标准推广力度,积极利用低空立体交通红绿灯系统等新技术,创建低空经济创新研究基地与人才培养平台。同时,他表示,要利用临港地理区位与资源优势,用好国家新政策,积极打造上海低空经济创新引领区,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当天,北大临港低空融合飞行示范平台启动。该平台是北大临港科创中心与低空飞行器企业、场景应用企业共同建设,依托统一的指挥系统,将外卖送餐、城市巡检、低空观光、应急救援等典型低空应用场景应用于同一区域,实现高效协同运作、融合飞行的示范平台,实现空中交通的无障碍飞行,逐步打造“全空间无人体系”。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胥会云
相关阅读 F续力未来丨走进低空经济X探访峰飞航空上海外服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首期活动成功举办。
91 12-24 15:11 2600万买“空中劳斯莱斯”,烧15亿拿适航证,低空经济何时“起飞”尽管作为从业者,罗科迪希望这个行业能够尽快壮大起来,但他也不希望这个进程太快。“毕竟航空业开不了一点玩笑,我们还是希望在合适的节奏中推进。”
1561 12-14 08:39 首个县级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转让落地,当地国资企业9.24亿中标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多地纷纷出台针对低空经济的行动方案,不少地方政府都由国资平台公司牵头打造低空基础设施和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并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介入。
404 11-27 11:10 到2026年产业目标300亿元,海南定下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路线图”《行动计划》明确到2026年,建成通用机场9个,布局低空飞行器起降场500个;划设低空航线300条;实现有人机、无人机飞行量分别达30万架次、450万架次;引进培育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企业达200家,实现低空产业规模达300亿元。
39 11-18 17:47 首届低空旅游实战研讨会暨第六届智慧旅游大会召开首届低空旅游实战研讨会暨第六届智慧旅游大会在上海召开股票实盘配资公司。
48 10-19 11:4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Powered by 在线杠杆配资_在线配资_股票如何加杠杆_配资专业杠杆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